所谓第三卫生间,指的是在内部结构与设施上都不同于传统男、女卫生间的特殊卫生间,类似于现在的无障碍卫生间,但是标准要高得多。其面积一般不小于6.5平方米,辅助设施较多,主要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上厕所不方便的问题,比如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
尽管“第三卫生间”的概念在近几年才出现,但因为没有第三卫生间而给部分公众如厕带来的麻烦和尴尬,却早已存在。它的出现,体现了公共服务人性化意识的成熟及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意味着社会文明的提升。
景区都应该设置这样的“第三卫生间”,增设一间“第三卫生间”,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成本上,都不存在多大的问题。只要景区内有多余房间或者是在原有残疾人卫生间的基础上进行增设,就可以实现,并会在一些特殊时间段增加如厕者的如厕效率,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景区只需做好“第三卫生间”的维护工作,一方面普及第三卫生间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醒游客不要挤占第三卫生间,避免出现真正有需求的人却用不到的尴尬情况。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厕所革命”看起来事小,却是景区对于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人性化关怀。来源:大武夷新闻网